
真的很提不起勁打這篇文章
因為耍文藝絕非雪人的專長
但不想生活經歷就這樣一點一滴流失....
只好拼了命的回憶起5天前的展覽內容
今天沒人氣三人組再度聚首也是因應小君的邀約
但坦白說我根本沒聽過當代藝術館,當然更沒聽過這展覽是搞些啥了!!
不過聽禿子說是個有很多動畫跟漫畫的展覽,總之還蠻有Fu就是啦
總之~~就這麼出發吧~~~
在中山捷運站附近的台北當代藝術館
http://www.mocataipei.org.tw/_chinese/07_news/012_detail.asp?ID=371
由於今天是展覽的最後一天,所以意外出現排隊人潮~~
走歐式風格設計的當代藝術館
實在不想說小君的壞話~~但小君的手真的很會抖耶!!
怎麼拍就怎麼糊......禿子跟雪人臉上戴的眼鏡是此次展覽的門票喔!!
很特別吧~~但回家後卻被小謙玩壞了......
超美的入口地板
楊茂林的近年創作,本次展出的不鏽鋼雕塑,以「愛麗絲夢遊記」的故事為藍本
在另一張「結語」式的群像中,藝術家延續之前的「封神」手法,將所有故事人物全部排入仙班轉為聖像。
爆怒的女王&反應慢半拍的雪人
比利時藝術家威姆‧德沃伊,是世界上最具爭議性的藝術家之一,
本次參展的〈雕花輪胎〉系列為全球首展;藝術家將雙龍搶珠、花開富貴等中式吉祥圖騰,以極為精細的工法雕刻在黑色橡膠輪胎上。
此次展出的〈鹿頭〉,名和晃平以實體的水晶玻璃球來置換虛擬的稜鏡,原本模糊化的物象,
也因此被重新注入了想像無限的內容與華美浪漫的質感。
許嘉在校時主修建築設計,本次參展的影像裝置作品〈外婆家的記憶〉,透過二種投影方式,將靜態繪本轉化為動態的敘述呈現。
牆面以黑白影格結合時光流動效果,舖陳藝術家小時與外婆同住的心情回憶
張奇開在本次展出作品〈運球〉中,一群身形可愛的熊貓,簇擁著同時印有愛迪達商標及中國字樣的超大足球,
一方面呈現了西方商品和東方消費者的邂逅,另一方面也隱喻了國族意識、
品牌崇拜和文化流行之間既和諧共構也輪轉起伏,實際正相互角逐群眾的中國當代社會情境。
中國藝術家陳飛的本次展出作品〈把酒高歌No. 12〉,在七人飲酒作樂的場合,
我們看到的是性徵不詳、臃腫肥胖的一群人體,一副以豔紅大嘴取代個人長相、內心慾望的公式
臉孔,他們貪婪地啜飲著美酒甘露,地上灑滿了墮落的酒滴。
藝術家以卡漫式的視覺語言和豔俗的色調,與其說批判了當代都會生活的紙醉金迷,
毋寧說是以「藉酒澆愁愁更愁」的言說策略,刻劃了都市人種內心一同的低潮苦悶。
坂上千里本次展出作品〈源源不絕的乳汁〉中,象徵「前輩」的老奶奶,
自我陶醉地以一對巨大乳房,噴射出如瀑布般的大量乳汁;
畫面中落「櫻」繽紛、空氣中似乎瀰漫著水氣,搭配出現的是,
高坐在老奶奶額頭上的二隻雛獸,一隻睜眼、一隻閉眼,似乎意味了新世代對於傳統文化養份的二種不同態度。
西班牙藝術家尤基尼歐.麥瑞諾,〈美麗的村上隆〉,以動漫式的拼貼手法,
將栩栩如生的村上隆超大頭像嫁接在真人比例的矽膠女模身上,
麥瑞諾展現了他對於研究村上隆的外表與思想的雙重興趣,
也幽默地詮釋了村上隆與時尚名牌密切合作、結合藝術與商業的大力主張。
村上隆提出了以日本動漫美學為基礎的「超扁平(Superflat)」理論;
實務上他贊成藝術與商業密切結合,並透過怪怪奇奇公司(Kaikai Kiki Co., Ltd.)的創立,拓展了個人的藝術事業。
本次展出的〈怪怪奇奇和我〉,是村上隆直接將公司吉祥物/識別圖像轉化為正式畫作的系列版本之一。
留著小山羊鬍、綁著馬尾辮的村上隆和他所創造的二隻吉祥物,笑呵呵地出現在「微笑小花」合唱的快樂天地中。
東京藝術家松浦浩之本次展出作品為〈玩字〉系列中的〈愛 (LOVE)〉及〈速度 (SPEED)〉,
特殊意義的文字之中,隱藏了從色彩到質感都有意與之對應的圖像,
松浦浩之以「文為主、圖為輔」的逆向操作手法,
娓娓道出在社會高速發展、高速前進的當下,「愛」及「速度」是現代社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陳志光近年的作品主題以「螞蟻」最引起關注,作品〈遷徙時代〉中,
陳志光以永久性的不銹鋼材料,置換螞蟻原有的生物特性,
將人們眼中微不足道的螞蟻大軍,放大至無法忽視的比例,營造一種介於現實與非現實間的效果。
對漢恩.胡格布里居而言:「我喜歡神經兮兮的人們,我覺得他們很性感」。
作品〈釘子〉以自身形體為主角原型,發想一系列諷刺當代世俗文化現象的互動裝置,
透過衣冠楚楚的男子形象,諷喻社會的偽善表象,在層層的形象包裝下,每個人都有不可告人的原生欲望衝動
櫻井理惠子的畫作,由於在GEISAI上受到民眾的喜愛而開始嶄露頭角。
本次參展的作品〈我想 我想 我想〉,畫中人物的姿態模樣,與文藝復興時代十分流行的小天使畫像極為神似。
然而,原本無性的天使,在此成了性別明顯的女孩;
在她天真無邪的臉龐上,一雙如同黑洞般的大眼,彷彿要將觀者連同整個世界,
全都吸進去。這雙空洞的眼神,也彷若訴說著自身的經歷:一位落入凡間、跌入現代文明的失落天使。
阿巴斯.米哈倫本次參展作品〈連結(提姆.弗朗立)〉,
是米哈倫獻給他所敬重的澳洲生物環境學家提姆.弗朗立的畫作;
弗朗立致力於改善地球生態與人類生活環境,認為所有的生物體之間是息息相關的。
另一作品〈巴勒斯坦的塗鴉起飛〉,是藝術家2008年在中國洞窟中作畫的靈光乍現:
一個充滿好奇心的小女孩毫不畏懼的讓氣球帶她飛行,高牆上的驢子打開了她的新視野,並促使她去完成新的使命
陳文令在作品〈如何逃離〉中,所關注的是全球金融危機的個案問題,
選擇華爾街著名的「金牛」雕塑和「龐氏」的金融騙子麥道夫為創作主題,
採用一貫充滿力量與動感的誇張手法,表現麥道夫是如何軟弱赤裸地攀附在金牛身上,
期盼著金牛能以爆炸性的牛屁帶離他所面臨的窘境。
韓國新生代動漫藝術家姜錫鉉,藉由他作品中可愛的小熊娃娃,
娓娓道出他對於個體與群體間相互關係的深刻觀察。
那隻看似美好的小熊,是人們心中千變萬化的投影,象徵著這個擁擠世界中的孤獨自我。
才華洋溢的新加坡當代油畫家與雕塑家陳健偉,現年僅30歲即已榮獲多項大獎的肯定。
其作品經常以半獸人為主體,暗諷當今人類的行為與潛藏於社會中的種種現象。
陳健偉在今年發表的新作中,直接地將人類與社會類比為動物與叢林,
並進一步詰問觀者:「假如我們所身處的社會果真是一座叢林,那麼你是那一種動物?」
半獸人 & 雪人
石大宇近來的系列創作皆以「吒龍」為主角,
這位虛構的人物源自石大宇欣賞的兩個中國傳奇英雄:
李小龍以及哪吒,兩位經典人物身上都流著開創新局的叛逆血液。
2008年被美國《創意雜誌》列為「25位必看導演」的安德魯.黃,
他的動畫短片〈娃娃臉〉〈娃娃臉〉是部具諷刺意味的3D動畫,
描述一個有著人臉的機器人,企圖藉由讓自己符合世俗審美價值,
來建立對自我的認同,並終因無法達到「完美」而發狂的崩毀、摔碎了那張美麗的臉。
動畫中機器人的形像,取材自希臘故事中那位愛上自己湖面倒影、溺水而死的美少男納西斯(Narcissus),
藉以探討當科技成為人類生、心理的延伸、甚至肯定自我的工具之時,其
實就和納西斯一樣,落入了追求不可能滿足的慾望漩渦之中。
看了那麼多作品,覺的最後一個娃娃臉特別有感覺,以前在希臘神話
讀到納西斯的故事就覺的很哀傷,完美與不完美的介定其實很困難
有時後太過完美也未必是種幸福,不夠完美也不一定是原罪
一切端看自己心裡的那把尺來衡量吧!!
看完展後到中山站附近吃東西~~發現中山捷運站旁的可愛機器人
用雪人的小腳架拍的三人合照
可愛的兔兔
跟蝸牛賽跑~~雪人居然只拿第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