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總是非常的懶散 看看自己10&11月的登山健行美食文都好懶的寫
可是又很不甘心的想為越來越失憶的自己留下些許的過往回憶 無論是好的亦或是壞的 都是人生中的點點滴滴
這次要介紹的是寶藏巖 寶藏巖這個地方對於雪人來說可是熟悉到不能再熟悉了
因為從小住永和的雪人 國小國中時期都是騎著單車跨越福和橋來到公館 感受天龍人的氣息的
其實是只有公館才有唱片行啦~~
而寶藏巖就是在公館端的福和橋頭旁 以前 每每搭乘公車時都會經過 但卻從來未曾踏足過一次
記得以前有台灣調景嶺的稱號 依著山壁的許多建築 看起來也有九份的Fu~~
這次剛巧自然步道協會有寶藏巖的導覽活動 適逢兩小惡魔的補課日 老木雪人突然多了一天的悠閒假期
雪人立馬參加活動導覽去~~
今天的天氣超級好 參加導覽的人數應該有60幾人 雪人還是第一次看到有這麼多人參加導覽呢!!
一開始老師先帶領我們走向台大校園~~
排成一排的行道樹是正在脫皮的白千層
這一顆顆長得很像荷包蛋的是印度紫檀的果實喔 一顆一顆扁扁的躺在樹皮上 很是可愛呢!!
忘記這是什麼樹了 台大不愧是台灣的一等大學
走在校園內 整個覺得氣質都被提昇了 ~~
這顆樹拍起來好美 但究竟是什麼樹呢???
展書樓 前身是國立編譯館 偷偷說導覽老師介紹的時候 我居然聽成國立殯儀館 心裡的疑惑是殯儀館還有分國立私立嗎?
後來才知道自己的耳屎太厚 聽錯啦~
展書樓附近 的地質館前這顆樹必須給他大力介紹一下
這顆就是記憶力不好的人要多多補充的銀杏樹囉~~
銀杏樹 又稱為公孫樹
原因是因為銀杏樹要20-30年之後才會結果 阿公種樹 大約也是孫子輩才能收到果實
這樣的說法 真是讓人印象深刻 又好記 看來我不必吃銀杏就能記住銀杏樹了呀
走在林蔭大道上 感受全台最高學府的文青感
記得以前在台南讀書時 好喜歡去成大假裝成大學生~~真不知道小時候的腦袋在想些什麼
這角度來拍一張 有沒有感受到秋天的蕭瑟感??
台灣欒樹大道 是說億仔對這顆樹居然比我還瞭解
這兩顆好大的松樹 是特別的琉球松
記得以前的日文1級檢定是在這邊考的 但是沒有合格 我也懶的再考了
台大裡面的教堂~~如果老師沒有介紹 相信除了台大的師生外 應該沒多少人知道台大裡面有教堂的
這是台大的雅頌坊 是台大藝文中心用來舉辦音樂 藝文表演的
前身是 美軍駐台期間提供給美軍弟兄假日禮拜的教堂
百年歷史的校園內充滿了許多的歷史遺跡
這裡是台大附設幼兒園 來台大校園N次 從來沒發現台大有附設幼兒園耶
台大幼兒園的孩子好幸福 有這麼一大片戶外區域可接觸 可跑動
完了 已經忘了是什麼花 ~~
猜側是不是九重葛呢??
接下來我們來看台大的伯公亭 也就是土地公廟啦~想不到這地方 我每次回娘家都必須轉搭公車的必經之處 居然藏了這間土地公廟
在戶外 真的要張大自己的眼睛多多觀察 相信一定可以收穫許多意外的驚喜呢!!
簡單的台大校園巡禮結束 我們準備轉台去寶藏巖囉~~
寶藏巖是市定古蹟呢
寶藏巖,為台北最古老的佛寺之一,因靠山崖而建,故稱為「巖」
由於此地還是有居民居住 造訪此處時 記得要降低音量喔~~
寶藏巖 又稱為台北觀音亭 主祀觀音菩薩 是一間道佛兼容的寺廟
據說是清朝乾隆年間就有的寺廟 距今也有約莫200多年的歷史
裡面比我想像的還要豪華 此外 站在百年古廟的當下 踩著歷史的遺跡
覺得時光高速的在流逝中
日據時期寶藏巖的住持為德馨法師 的罊牌
大正辛酉年 對照一下居然是1921年 距今快要有百年歷史了呢!!!
目前的寶藏巖 還保留了之前原始的廟 而呈現了 目前的廟中廟的形式
遠遠拍了這張糊糊的照片 其實就是要拍這個目前寺中最有價值的古物
寶藏巖正殿內左邊壁面保存的清嘉慶3年(公元1798年) 由監生游大川所立之「觀音亭碑記」,
材質為觀音山石,原碑無題,額刻彤日祥雲紋飾;碑文內容主要為清代嘉慶年間信徒捐置田業以供奉觀音佛祖香燈的記事。
這個石柱的落款為乾隆年間
但請注意到石柱左邊的重修人
結束了寶藏巖的寺廟巡禮 我們來到寶藏巖聚落囉~~
此聚落的名稱 正是來自於寺廟
雖然寶藏巖聚落目前已經成為藝術村 但目前還是有幾戶居民仍居住於此喔
來此參觀的同時 也請盡量不要打擾到當地居民喔
走 ~~我們去寶藏巖聚落尋找月光寶盒去
目前仍有人居住的門口都有他們的姓氏 這點跟日本的房屋很像呢!!
如同經典的櫻桃小丸子 家的前面 掛著さくら的名牌
依著山坡地建造的住宅 一巷一弄 如果一個不小心 似乎也會迷路了呢!!
此區讓我想起義大利的阿西西古城 一屋一瓦一個小巷弄 都獨具特色
遠處的蟾蜍山
傾倒的廢墟 也有意外的荒廢感
據說此地也是網美網紅的勝地呢
小小盆栽也是悠閒的看著遠方
狹小的巷弄中 前方的人聚集在一起拍什麼呢??
據說是寶藏巖聚落內 有名的餐廳
防空洞
聚落中的特殊小店 來此晃個一圈 不知為何就有滿身的文青味
廢棄 但建築在石頭旁的住家
紅色電影院是播出什麼樣的電影呢?
幸運餅乾的特殊造景
頹圮的廢棄住宅 這如果晚上來 應該也是有另一番風情(但是請不要找我來 )
前方就是雪人從小到大放學下班回家的必經之地 福和橋
小小的巷弄樓梯 轉個彎 又是另一個不同的新視野
一個轉彎 一個停留 山城小巷中的散步 也是別有一番風情
前方就是剛剛的寶藏巖
步行於山城的巷弄之間 感覺時光的流逝 在此找個舒適的角落 攤開書本 應該也是個輕鬆又悠閒的秋日午後
生命力旺盛的樹木拼命的攀附在紅磚牆上
寶藏巖聚落
覺得很有特色的店家
據說很紅的吊飾藝術家 不歸鹿
寶藏巖內的柑仔店
萬盛溪
新店溪造型的地面
順著寶藏巖走回公館站囉~~結束了今天富有人文藝術氣息的知性之旅
覺得今天來此一遊好有趣 下回也要帶兩小來探險
在小小巷弄 走走停停的秋日午後 一定能夠收穫暖洋洋的樂趣!!
散步日期:2019.10.05